刷新世界纪录!我国新型3D打印“全能”抗疲劳钛合金

9月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近期成功研发一种新型3D打印后处理技术,制备出具备“全能”抗疲劳性能的钛合金材料,刷新了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世界纪录。这项突破性研究由该所张哲峰与张振军研...

9月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近期成功研发一种新型3D打印后处理技术,制备出具备“全能”抗疲劳性能的钛合金材料,刷新了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世界纪录。

这项突破性研究由该所张哲峰与张振军研究员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该技术为3D打印在高精尖领域的应用清除了一个关键障碍——即打印件疲劳性能较差的问题。

刷新世界纪录!我国新型3D打印“全能”抗疲劳钛合金-图1

3D打印技术因其可轻松制造复杂、轻量化金属构件的能力,在新一代飞机、航天器等高端装备中极具应用潜力。然而,传统3D打印金属零件存在明显短板:在反复受力后容易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严重限制了其关键承压场景下的使用。

研究中所指的“全能”抗疲劳,是指材料在各种应力比条件下均表现出卓越的抗疲劳性能,即能够抵抗循环载荷而不发生破坏。

2024年初,该团队发明了一种称为“净增材制造”(Net-AM preparation,NAMP)的新工艺,可精确控制材料内部结构及缺陷。利用该工艺制备的常用钛合金Ti-6Al-4V,成功同时消除了微孔和粗大组织——这两者正是引发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新材料在“拉-拉”循环应力条件下,其“比疲劳强度”(强度与密度之比,是评价轻质材料疲劳性能的关键指标)打破了世界纪录,首次证明3D打印材料亦可具备顶尖抗疲劳能力。

刷新世界纪录!我国新型3D打印“全能”抗疲劳钛合金-图2

现实中,诸如飞机发动机叶片、起落架等部件受力复杂,不仅存在“拉-拉”状态,还包括“拉-压”等多变应力比条件,而传统钛合金微观组织往往只在特定应力比下表现良好。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分析,识别出钛合金中多种易导致疲劳裂纹的薄弱结构及其激活条件,并利用NAMP工艺制备出几乎无孔洞的3D打印组织,同步优化了所有这些薄弱环节,使材料能够在全应力比条件下均保持高疲劳强度。

实验数据显示,这种“全能”抗疲劳钛合金在不同应力比的疲劳测试中,“比疲劳强度”全面超越已知所有金属材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能。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本站只做信息存储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展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ingfakeji.com/tech/95738.html

上一篇 2025年09月02日 14:16
下一篇 2025年09月02日 14:17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121726690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