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选择一款护眼的手机屏幕显得尤为重要。
在很多评测、体验中,博主都会用另一款设备拍屏幕上的“黑条”,一般认为黑条越细越少就越护眼,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今天我们简单唠唠。
“PWM调光”这个词,常看手机发布会的用户们想必不陌生。它是一种用于调节OLED屏幕亮度的技术,简单讲就是在极短时间内,对屏幕进行快速的“开-关-开-关”操作,让屏幕在最高亮度和最低亮度(黑屏)之间交替显示,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现象,使人们感觉屏幕好像变暗了。
因此,我们在拍摄时搭配合适的快门速度,逐行曝光的节奏与频闪的“亮→灭”节奏错位,不同行的像素会分别拍到“亮”和“灭”的状态,最终形成横向排列的亮条与黑条交替的画面,这本质就是频闪被逐行曝光“拆分”后的可视化结果。
频闪频率越低,单个“亮→灭”周期越长,相机越容易捕捉到完整的“灭段”,黑条会更清晰;反之,频闪频率越高,单个周期极短,相机快门难以精准截取“灭段”,黑条会变模糊甚至消失,这也是高频率PWM调光更护眼的原因之一。
在手机行业中,高频PWM调光已经成为中高端手机标配。这是因为低频PWM调光(通常在240Hz以下)的闪烁可以被一些人眼感知,长时间观看可能会导致眼睛干涩、疲劳或其他不适。而高频PWM调光由于频率较高,闪烁速度快,超出了人眼能够察觉的范围,从而有效减少低频PWM调光引起的视觉疲劳和不适。
目前一些手机厂商的高频PWM调光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荣耀的绿洲护眼屏具备3840Hz的高频PWM调光,并且得到了权威机构认证的手机屏幕。除了荣耀之外,其他品牌如华为、OPPO、vivo、小米等品牌的产品也都具备先进的屏幕调光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强调护眼的手机,一般都会采用高频PWM调光与类DC调光结合的方式。为了保证高亮度下的显示效果,类DC调光技术应运而生,它利用软件算法模拟DC调光的效果,本质上是一种改良后的PWM调光,更适用于OLED屏幕,其相比PWM调光在频率控制上更加精细。
类DC调光的核心在于利用算法动态调整屏幕像素的亮度和色彩输出,从而在视觉上模拟出连续的亮度变化。这一过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视觉舒适度,但也可能带来额外的挑战,包括增加功耗、影响屏幕对比度和色彩准确性。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手机护眼技术很多,但大家也应该认识到,除了选择一款合适的手机屏幕外,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同样重要。我们应该避免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每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眼睛,远离电子屏幕一段时间,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本站只做信息存储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展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ingfakeji.com/tech/9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