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消息,7月22日,三菱汽车宣布终止和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合作,以及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
这也就意味着三菱汽车将完全退出中国汽车相关生产业务。
三菱汽车给出的理由是,中国汽车产业现在迅速转向电动汽车,他们觉得在这个大环境下,得重新评估自己在中国的战略,所以决定退出合资企业。
这家合资公司已经在7月2日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等多个公司退出了股东名单,新增了北京赛苜科技有限公司。
从整车生产销售到发动机业务,三菱汽车在中国的生产布局如今已全部结束,这标志着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了中国。
三菱汽车自1980年代通过发动机技术合作(沈阳航天三菱/东安三菱)进入中国市场,曾为国产车提供30%发动机份额;
1990年代以帕杰罗/V33等进口车型成为公务车标配,1996年北京吉普投产帕杰罗Sport,但2000年"刹车油管事件"埋下隐患;
2006年与广汽成立广汽三菱(长沙工厂),欧蓝德/劲炫国产后2018年达14万辆销量巅峰,但2019年受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内耗影响;
2020年代迅速溃败,2022年产能利用率仅16%,2023年3月停产、10月官宣退出;
2024年7月由广汽埃安以1元象征价接盘长沙工厂——其败退主因是电动化转型迟缓(末代车型阿图柯为换标埃安V)、6年无全新车型,成为日系衰退潮中首个退华的跨国品牌,终结了40年中国征程,巅峰期工厂投资50亿、员工超4000人。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本站只做信息存储
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展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ingfakeji.com/tech/9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