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是我们祖先最早驯服的牲畜之一。在古时生产生活中人们离不开它。因此,人对牛的情感很深,并且保护的很严。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了对牛的保护。
“牛”字出现的很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字形如图:
甲骨文“牛”字
今天我们就分几集说说“牛”字及与“牛”相关之字。
《说文解字》中牛部共收四十五个字。
除去本字“牛”之外,其余四十四个字可以分为几类。有按牛之公母命名牛的,如:牡、牝;有按牛的颜色命名的,如:犥(piāo)、犖(luò)、犉(rún)、牻(máng)等等;有按牛的生活习性而命名牛动作的字,如:牟、犫(chōu)等等;有以牛在生产中的活动特点而为牛命名的字,如:牵。总之,从牛之字都与牛有关。
有些它的本意已经不再用了,但是它的引申之义我们一直在用。下面,我们就先看一下本字“牛”。
《说文解字》云“牛,大牲也。”
《易·萃》“用大牲,吉。”“萃”为《易经》六十四卦之一,用阴阳爻表示为:
”萃”卦象
“坤”在下,“兑”在上。“坤”代表牛,所以说大牲。
《说文解字》云“牛,件也,件,事理也。”对于这句话,前人有过不同的解释。李时珍认为牛为大牲可以件分事理。段玉裁说应作“事也,理也。”所谓“事也”是指能事其事,“理也”是指文理可分析。
牛、事、理三字的古音同在一部之内。与羊、祥,马、怒,马、武一样,皆因古音相近而衍生出其它的字意。因为不识古音,所以今人很难理解《说文解字》原意。看一下“牛”的小篆字形:
小篆“牛”字形
许慎说像角头三,封尾之形。就是说两角与头是上面三个突出者。牛角与头为三,就像马的小篆字形,马尾与足为五一样。
我们再看从牛的一写字
上面讲了,从“牛”的字有很多类,我们今天主要讲一下从“牛”之字的引申之意。
首先来看“牵”。《说文解字》云“牵,引而前也。”古时“牵”与“引”两个字同韵。《周礼·地官·牛人》注曰“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旁曰徬。”如“共其兵车之牛与其牵徬”。“牵”的本义就是“引”。
众人牵牛
引申之,凡是輓车的器具都称作“牵”。“牵”又有“挽”意,大概与“引”意近而意同。
又可引申为“系”之意。如《文选·西京赋》“此牵于天者也。”即系于天。又《管子兵法》“会出不行曰牵。”《后汉书·党锢传》注“牵物,谓为物所牵制。”此二意即牵制多本,亦是“牵”的引申之义。
在古代文献中,“牵”也有写作“坚”的。如《左传·定公十四年》“公会齐侯卫侯于坚。”
“牵”是引着牛走,那么,如果牵着牛而牛不走,又用什么字表示呢
表示牛不走的字写作(臤+牛)如下图:
qian二声读若前
这个字读作(qián)。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已经查不到此字,基本已经废除了。臤(qián)为“坚”的意思,牛大且有力,所以给它加了一个形旁“牛”。从臤、从牛为会意字,以示不服从之意。《说文解字》云“(臤+牛)一曰大儿,读若贤。”王筠引《广韵》“贤,大也。”又《考工记》“贤,大穿也。”故(臤+牛)又有大之意。
难驾驭之牛谓之(臤+牛)
“牢”的本义是养牲的圈
《说文解字》“牢,闲也,养牛马圈也。”由此可知,最初的“牢”并不是现在所理解的牢狱,而是指养牲畜的圈。所说的“闲”也不是训无事做,而是取其本义,栅栏之义(门中有木,为防护)。《周礼·地官·充人》注云“牢,闲也;闲,阑(同栏)也”。古时“阑”与“牢”双声语转。古时的人们为了防止禽兽触害牲口,将牲口系于圈中,圈即为牢。
“牢”的本意为牲畜圈
《说文》又云“从冬省,取其四周帀也。”先看一下“冬”的古文:
“冬”的小篆字形
由上图可见“冬”的古文有完固之形,又取四周象形。引申之意即为牢不可破。“从冬省”者,冬天,牛乃入牢;“四周”即“冬”字古文之四周,内填“牛”字做“牢”。
“牢”的小篆字形为
“牢”的小篆字形
牛在四周帀之内,以见牢固之完密,牛在其中而不怕冷。
古代祭祀时做祭品的牲畜也称作“牢”
甲骨文以及经典文献中“牢”字常见,做“一牢”、“太牢”等词。此即祭品中的牲畜。牛、羊、豕为一牢。如《国语·周语》“馈九牢。”《周礼·宰夫》“以牢礼之法。”即三牲:牛、羊、豕为一牢。牛、羊、豕全为大牢,只有羊和豕则为少牢。
牛羊豕
我们最后看一个常用字——物
《说文解字》云“万物者牛为大,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牛为物之大者,所以“物”从牛。《尚书考灵曜》“甲子冬至,日月五星皆起于牵牛,若编珠。”“牵牛”是指牵牛星,即牛郎星。周代以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牵牛宿为纪年之首(这里的斗宿是指南斗六星,并非北斗七星),命名为“星纪”。所以说“天地之数,起于牵牛”。
今天我们讲了牛、牵、牢、物四个字,这四个字也是牛部中最常用的。明天我继续讲关于牛的字。
本文为《解密汉字》系列第十集,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参考书目:《说文解字》、《说文句读》、《十三经注疏》、《史记》、《尔雅》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