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路北区境内的凤凰山曾名双凤山,又名铁菩萨山。《滦县志》记载,辽时滦州邑人高诚曾来此游历,留诗一首:“唐溪岸边凤凰游,山满青松细水流。远眺四野低回燕,神清气爽无所求”。明朝之前已有凤凰山之称,最迟在辽代时已称凤凰山。
围绕着双凤山、铁菩萨山有许多优美的传说,根据目前所搜集到的看,都与辽代皇宫两位女性有关,因此大致可以推断,得名起源于辽代。辽代是一个尊佛的王朝。辽圣宗尊文殊菩萨,取小名为文殊奴。统和十九年(1001年),圣宗册封萧仁德(小名,菩萨哥)为皇后,人称齐天皇后。齐天皇后菩萨哥先后生下二子,均早死未能存活。开泰五年(1016年),宫人(后为皇妃)耨斤生下兴宗。齐天皇后菩萨哥对兴宗宠爱有加,便强行抱去自己收养,不准皇妃萧耨斤相见。齐天皇后菩萨哥与皇妃耨斤因此结怨。圣宗死后,兴宗继位尊母,便封圣宗钦哀皇妃自己生母萧耨斤为皇太后并暂时垂帘听政。皇太后萧耨斤“赐驸马萧锄不里、萧匹敌死。围场都太师女直著骨里、右祗侯郎君详稳萧延留等七人皆弃市,籍其家。迁齐天皇后于上京”。兴宗闻听前去制止,说:“齐天皇后侍奉先帝四十年,抚育眇躬,当为太后。今不得反罪之可乎?”萧耨斤说:“此人若在,恐为后患”,坚持加罪。兴宗极力阻止,曰:“皇后无子而来,虽在无能为也”。萧耨斤态度坚定,坚持迁菩萨哥于上京。兴宗奈于母子关系也就未加进一步干涉。同年十月,皇太后耨斤又追令“杀锄不里党弥勒奴、观音奴等”,继续报齐天皇后强养兴宗之仇。重熙元年(1032年)春天,皇太后萧耨斤担心兴宗仍然怀念齐天皇后养育之恩,便利用交权之前“诬齐天皇后以罪,遣人即上京行弑”。齐天皇后萧菩萨哥见“使至。后曰,我实无辜,天下共知。卿待我浴而后就死,可乎?”“使者退。比反,后已崩,年五十。是日,若有见后于木叶山阴者,乘青盖车,卫从甚严。”萧菩萨哥之死留下一谜,有传说言其家族来到凤凰山隐居,才有了祭祀菩萨风俗。重熙三年(1034年),皇太后萧耨斤又“阴召诸弟议,欲立少子重元。重元以所谋白帝。帝收太后符玺,迁于庆州”。皇太后被迫还政于辽兴宗,结束了内部的争斗。可是到了大康初年,皇宫内部又故伎重演发生惊人一幕。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诬萧观音“与惟一私”。帝赐萧观音自尽,归其尸于家,传说其家人也隐居凤凰山一带,致使这里祭祀观音菩萨风俗愈演愈烈,而受到牵连的萧弥勒也被人们安置在弥勒洞(今称朝阳洞)内祭祀。
辽代皇后萧菩萨哥、公主萧弥勒与皇妃萧耨斤之间的明争暗斗,就这样影响着凤凰山的命名,其家族隐居,在双凤山山顶祭祀萧菩萨哥,在山腰祭祀肖弥勒。辽代皇家女性一般称为凤,两名女性为双凤,双凤山之名也就诞生了。后来,萧菩萨哥、萧弥勒冤案虽被平反,但受到金朝女真族、元朝蒙古族与契丹族的民族矛盾影响,人们还是不敢公开承认双凤山在祭祀契丹皇后,只好继续以祭祀菩萨、弥勒掩护偷偷祭祀祖先,慢慢地契丹族也就逐渐同化在汉民族之中,只保留了祭祀风俗。双凤山日益兴旺起来,成为闻名遐迩的祭佛之山。
据说到了明代,民族仇恨没有了,当地人民才得以重塑菩萨、弥勒之神像,吸引着远近百姓来此祭祀膜拜。山顶菩萨塑为铁身,铁在契丹语中为辽,暗含辽代皇后。寺院、佛塔、佛像吸引着信男信女。由于山顶菩萨为铁质,双凤山也就习惯地被人称为铁菩萨山。双凤山、铁菩萨山记录着辽代皇宫的辛酸故事,也给我们研究唐山历史提供了一段资料。
到了清代,唐廷枢见双凤山香火旺盛,于是捐款倡议修建登山石阶。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将双凤山规划成劳动公园,凤与凰对应显示着吉祥,所以双凤山又被人民称为凤凰山,凤凰山公园记录着地域的历史。